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重点学科建设 - 详细内容
2010年8月6日业务学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的治疗策略 浏览:1700 发布人:admin 2010/09/10/19:21
    8月6日下午,李平主任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的治疗策略”为题,重点介绍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二线化疗、中医药治疗:

一线化疗:目前第三代化疗药物广泛用于晚期NSCLC患者。国际上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第三代新药与最佳支持治疗(BSC)比较,结果显示这些药物单药或联用BSC优于单用BSC,这说明化疗可以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NSCLC的化疗迄今为止仍以含铂方案为主。患者MST可以增加1.5-2.0月,1年生存率可以提高10%,66%-78%的症状得到改善。Stephens等[5]报道了725例NSCLC的研究结果,认为含铂方案的效果较未用化疗组好(P=0.0015),MST延长2个月,1年生存率提高9%。目前使用最多的仍然是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泰索帝、健择、泰素、长春瑞滨)的两药方案。虽然这些方案的疗效与毒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未发现某种化疗方案具有明显优势。上述这些新药均可用于晚期NSCLC的化疗。   目前晚期NSCLC化疗的疗效已经到达了一个平台期,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分子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各种分子靶向药物中,血管生成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是第一个被证实具有生存优势的靶向抗体。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一项随机临床Ⅲ期试验(ECOG-E4599)中,将一线化疗药物(卡铂 AUC为6,泰素200mg/m2,每三周一次,共六个周期)随机分成联合或者不联合贝伐单抗(15mg/kg 每三周一次,持续至一年)。研究结果发现贝伐单抗治疗组中,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存期(OS)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总生存期从10.2月提高到12.5月[27]。因此,美国FDA批准贝伐单抗联合含铂的新药两药方案作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   贝伐单抗联合其他含铂两药方案是否会产生相同结果?2007年ASCO年会由Manegold等报道的BO17004试验是一项在欧洲进行的多中心Ⅲ期随机临床研究,主要比较两个不同剂量的贝伐单抗(7.5mg/kg 和15mg/kg)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与单纯GC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上的差异。该试验的研究对象同样为初治晚期非鳞癌NSCLC,有脑转移者除外。在初期分析(即没有删除在肿瘤进展前非研究的抗肿瘤治疗[no progression therapy,NPT])和删除非研究的抗肿瘤治疗的特定分析中,均显示联合贝伐单抗能明显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且治疗的缓解率和缓解持续时间也增加。由于随访时间短,总体生存结果尚未取得。上述结果与早期E4599研究相符合,提示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减慢肿瘤生长,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手段。   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探讨的是:迄今为止临床前试验发现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与化疗、放疗联合存在加强作用,然而在临床研究中除贝伐单抗与化疗联用外,未见EGFR-TKI与化疗的加强作用。2007年ASCO会议提出抗血管生成药物会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局部微环境,尤其是缺氧的改善有利于药物的传送减少了化疗的耐药,对原来肿瘤血管形成会构成血管淋巴管转移因素也为有益,因此生存时间有延长。  

二线治疗:循征医学的证据表明,晚期NSCLC二线治疗可以选择多西紫杉醇或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或者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EGFR-TKIs的疗效与二线化疗药物比较有无差异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2007年ASCO年会上Niho等报道了一项针对日本籍患者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V-15-32试验)结果。489例既往接受1个或2个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IIIb/IV期NSCLC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另一组给予多西紫杉醇60mg/m2化疗,每3周重复。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评估吉非替尼治疗的总生存不低于多西紫杉醇。采用非调整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吉非替尼/多西紫杉醇的风险比(HR)及其可信区间(CI),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风险比CI的上限<1.25)没有能够证实吉非替尼治疗的总生存不低于多西紫杉醇(HR 1.12;95.24% CI 0.89-1.40),但是两个治疗组在总生存期(P=0.330)和无进展生存期(P=0.335)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对次要终点指标的分析显示与多西紫杉醇相比,吉非替尼明显改善二线治疗的缓解率(22.5% vs 12.8%;P =0.009)和生活质量,而且更少发生3/4度不良反应(40.6% vs 81.6%)。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生率以吉非替尼组高于多西紫杉醇组,分别是5.7%(n=14)和2.9%(n=7)。吉非替尼组有4例患者因不良事件死亡(3例可能是治疗相关性ILD;1例是非治疗相关性肺炎),而多西紫杉醇组没有因不良事件死亡的患者。其它亚组分析即将进行。

中医药治疗:绝大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失去手根治的机会,放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缩小肿瘤或延长生存时间,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往往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导致患者身陷难以忍受的痛苦境地。中医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能够提高食欲、改善睡眠及精神状况,消除多种症状,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来说,不论何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及适用指征。手术、放疗是局部治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有全身治疗作用。肺癌是一种局部兼全身的疾病,不同类型的肺癌有其生物学特性。数十年来各种治疗方法均发展成不同学科,需具有不同的深层次的知识、研究工具、仪器,涉及多学科领域,并需由多个专家把握,这些更突出了肺癌多学科治疗研究的必要性和难度,很多研究证明肺癌治疗要结合分期、类型、分子生物学才能制定较为合适、能发挥各学科各自最大效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Copyright @ 2022 安徽中医肿瘤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请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